區塊鏈技術潛在的反壟斷問題區塊鏈
近幾年嶄露頭角并進入公眾視野。圍繞區塊鏈技術的證券和隱私法問題已引起了頗多關注,但該技術可能引發潛在的反壟斷問題,似乎還不太明顯。
近幾年嶄露頭角并進入公眾視野,圍繞區塊鏈技術的證券和隱私法問題已引起了頗多關注,但該技術可能引發潛在的反壟斷問題,似乎還不太明顯。這些問題尚處于初期,但已經不完是停留在理論上的。例如,今年3月16日,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宣布建立區塊鏈工作組,關注點之一就是競爭政策。 “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技術可能會擾亂現有行業。例如,現有公司通過監管負擔來阻礙潛在的競爭對手。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鼓勵競爭,將幫助由競爭、而不是由監管來決定哪些產品將在市場上立足“(FTC博客文章)。今年1月,日本公平貿易委員會也表示,它可能會調查涉及基于區塊鏈的加密貨幣的競爭政策問題。1. 什么是區塊鏈技術?
關于區塊鏈是什么,以及它是如何工作的的論文和書籍都很多。 簡言之,區塊鏈技術由三部分組成:(1)對等網絡(a peer-to-peer network),(2)共識機制 (a consensus mechanism)和(3)區塊鏈(a blockchain)。 對等網絡允許網絡參與者直接相互通信,而不需要集中的可信賴中介;共識機制允許網絡就通過基于網絡發生的交易的有效性達成一致;區塊鏈本身則是由一個共享的交易分類賬(ledger of transactions)組成,通常可供所有網絡參與者查看。
2. 區塊鏈信息共享可能引發的潛在反壟斷問題
一些區塊鏈只記錄網絡參與者之間和之間的令牌/代幣(tokens)的轉移。但是,區塊鏈技術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區塊鏈還可以記錄其他信息。如果該其他信息包括商品或服務的價格或成本信息,并且該信息可供也是競爭者或潛在競爭者的網絡參與者使用,則該技術可以引發本應謹慎避免的信息共享。還會有可能通過密碼機制、信息防火墻等,來限制一個競爭者對另一個當前或未來定價信息的訪問。此外,在高度集中的市場中,甚至分享非價格信息也可能會導致某些問題。例如,如果企業擔心,其任何試圖增加市場占有份額的舉動,可能會通過區塊鏈變得透明,并且迅速遭到競爭對手的報復,那么他們可能會首先嘗試阻止這種透明化。
3. 區塊鏈標準和規則可能引發的潛在反壟斷問題
行業標準通常使多家公司能夠生產和共享可互換或互相操作的產品,使產品更具有競爭力。但是,行業標準的形成和頒布,也可能會產生反壟斷風險。例如,如果一個標準有利于一個競爭對手、而不是另一個競爭對手的技術,并以不透明的方式采用,從而模糊了所有者的利益,那么該標準就可以通過行業“鎖定”來創造或增強市場力量。網絡成員資格標準的確定應客觀合理,區塊鏈技術標準的制定流程也應透明公平。
區塊鏈共識機制---可以被認為是因采用區塊鏈標準而產生---也可能受到反壟斷審查。例如,大多數區塊鏈網絡需要一定數量的網絡參與者(或“節點”)來同意給定的交易是有效的。如果驗證機制有利于某些網絡成員,而不是其他網絡成員(例如與處理時間或帶寬有關)、抵制某些成員的交易等,則可能會引發反壟斷問題。
4. 涉及訪問私有區塊鏈的潛在反壟斷問題
一些區塊鏈對任何和所有感興趣的團體開放(比特幣是最明顯的例子)。其他區塊鏈涉及僅通過邀請向參與者開放的封閉網絡。 與其他競爭性合作一樣,區塊鏈參與者應確保他們不會出于反競爭原因排除競爭對手或其他人的反競爭效果,并且驅逐成員的規則(如果有的話)是明確的、客觀的而不是反競爭的。
5. 其他問題
鑒于區塊鏈技術固有的分散性,大多數實施都可能跨越多個邊界,適用的法律也會特別復雜。 最后一個潛在的問題,來自區塊鏈交易的所謂不可逆轉或不可改變的性質。 如果法院下令,改變特定區塊鏈的做法,鑒于技術性質上的原因,是否可以實施此類禁令? 如果沒有,可以怎么做?
6. 結論
監管機構或法院將反如何在區塊鏈技術領域適用反壟斷法尚不清楚。 但有一點很清楚:那就是競爭者不應該簡單地忽視傳統反壟斷概念在這一新興技術中應用的可能性。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