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交易者的天堂,投資者的地獄區塊鏈

                  幣圈實操指南 2018-09-01 08:31
                  分享到:
                  導讀

                  這是交易者的天堂,賭徒的樂土,投資者的地獄。

                  對于早期投資者和精明的交易者來說,從加密貨幣上已經獲得了巨大的回報。以比特幣為例,所有在2017年之前投資的人的回報都超過了550%。 另一方面,交易者從比特幣的巨大波動性中獲益匪淺,比特幣一天的波動率幾乎相當于標準普爾500指數23個交易日的波動率,對于交易者而言,波動帶來了就是機遇。

                  注:“投資”特指更長期的財富增長,手段是“買入并持有”;而“交易”則是更加頻繁的“買入和賣出”。

                  在本文中,筆者將重點討論加密貨幣投資者前景黯淡的原因,至少在短期內如此。主要從估值、用途、ICO的沒落、暴跌保護團隊、個人投資需求、機構投資需求、比特幣ETF、以及自然賣家(礦工、交易所和ICO)等維度進行分析:

                  估值

                  大多數加密貨幣無法通過傳統方式(貼現現金流量)進行估值,因為它們缺乏相關的現金流。

                  以Chris Burniske 創立的INET模型為例,運用“等價交換貨幣模型”(即MV=PQ)作為工具預測代幣的價值,設計者試圖通過借用貨幣經濟學中的交換方程來評估一個代幣。估價需要為Token的周轉速度設定一個假想數(即Token在一年內易手的次數)以及采用曲線。在該模型中,假設Token從2015年到2030年采用曲線從10%到90%,則Token的價值從0.12美元降低到了0美元。

                  簡而言之,從基礎投資者的角度來看,整個資產類別可能會變為零。

                  用途

                  除了投機,加密貨幣幾乎不被用于任何事物(不包括比特幣)。以ETH為例,以太坊的主要用途是DApps和ICO。然而,DApps幾乎沒有任何用戶——在2018年8月22日,共有15689名用戶。著名的去中心預測工具Augur,在過去的24小時只有52位用戶,而Augur的Toke REP的市值目前為2億美元。

                  與此同時,ICO籌集的資金數量急劇下降。此外,由于投資者開始將已有的數字資產投入到新的ICO中,因此在2018年ICO投資基本上沒有了新的法定貨幣的流入。那會留下什么?炒作!

                  ICO的沒落

                  2017年,ICO創造了大量的奇跡,但隨著市場行情以及觀念的轉變,加上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認定CIO代幣不是(合法)證券的推動,大多數ICO代幣從1月份的高點跌幅超過80%-90%,超過一半的ICO在代幣銷售的四個月內死亡。

                  “我接受的數據顯示,80%的ICO是欺詐行為,10%的ICO缺乏實質內容,而且在籌集資金后不久就失敗了。其余10%的大部分也可能會失敗?!?/p>

                  但ICO的普通投資者卻并不知情也不在乎,大多數人甚至沒有閱讀白皮書或相關文件,也沒有意識到他們的代幣完全沒有權益。

                  比如在Twitter上進行推廣的ICO騙局:

                  在中國同樣熱鬧非凡,正在發生這此類事件:

                  譯者注:以上這張證書的蓋章處“開曼群島”的英文單詞寫錯了,應該是Cayman Islands,而蓋章處是Cayman Islanos。

                  暴跌保護團隊

                  加密貨幣沒有“ 暴跌保護團隊 ”(注:美國股市有暴跌保護團隊),這通常是為了穩定市場。以美國為例,如果事情變得非常危險,可以依靠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的幫助。如果大宗商品價格過低,大宗商品可以依賴于企業/工業需求(實物商品的消費者)。當股票變得太便宜時,股民可以指望公司的財務部回購股票——他們是最終的合法內幕交易者,因為他們在充分了解現金流的情況下購買,從而可以重新評估股票價值。那加密貨幣又能指望誰呢?礦工?交易?莊家們更傾向于出售加密貨幣而不是購買。

                  個人投資需求

                  個人投資需求與價格一起崩潰。普通散戶選擇投資時是隨波逐流的,根據所謂的建議和口碑進行投資,比如FOMO游戲。

                  加密貨幣領域的口口相傳就是,“我在短短幾個月內損失了超過60%的資產”。

                  即使是投資大戶,情況也類似。從筆者收集的信息來看,目前私人銀行客戶中只有不到2%的人會詢問比特幣,這個比例在去年12月是在50%-70%范圍。比特幣交易量的急劇下降非常顯著。下圖顯示了以美元計量的Coinbase的BTC / USD交易數量。

                  散戶投資者需要花時間忘記之前的痛苦,他們會再回來的!

                  金融機構投資需求

                  聰明的錢通常投資于廉價的或趨勢上升的資產。而加密貨幣的價格像一把刀一樣落下,那么金融機構投資者為什么會購買加密貨幣?好吧,就算加密貨幣很便宜。但是,金融機構投資者沒有理由重視加密貨幣,因此他們無法確定加密貨幣何時便宜,此外,這些資產不能產生現金流。

                  還有一種可能性是:使投資組合多樣化。加密貨不會和風險資產相關聯,這可能會增加一些需求。但對于多樣化而言,有另一種更好的選擇:主權債券比加密貨幣提供更好的多樣化——并提供定期的現金流!

                  ▲波動系數

                  比特幣ETF

                  比特幣ETF被許多人視為加密貨幣的熊市救星,因為其將導致大量機構投資者的涌入。

                  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最近拒絕了9個比特幣ETF的提議。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說法,是因為缺乏相應的市場操縱和詐騙防范機制,而且申請人也沒有提交足夠充分的證據來證明比特幣期貨市場具備“十分可觀的規模”。

                  我們可以通過Bitmex來分析比特幣市場是有多么不穩定。Bitmex是一個在塞舌爾注冊的完全不受管制的香港比特幣交易平臺,在比特幣/美元交易量中占有40%的市場份額。Bitmex于8月21日進行了持續1小時的定期維護。在Bitmex關閉期間,比特幣的價格被至少一個大莊家所吸引,直接造成7%的閃電突破。在Bitmex重新開放交易后,再次增幅4%,總計暴漲11%。幾個小時后,比特幣價格持續下跌。

                  所以,ETF近期獲批的概率應該接近于零,雖然ETF最終將獲得批準 ,但肯定要比預期的時間更長。

                  自然賣家

                  礦工,交易所和ICO項目方需要出售他們的代幣來為他們的運營提供資金,這些市場參與者代表了自然賣家。

                  礦工

                  按照目前的價格,前5個工作量證明機制的加密貨幣(BTC,ETH,BCH,LTC,ZEC)每天創造約2200萬美元的代幣,每年 80億美元。比特幣占總數的56%,而以太坊則占30%。鑒于目前的價格低迷,可以假設幾乎所有的代幣都將被出售。

                  對于專業的中國比特幣礦工,目前的一年收支平衡點預估在8700美元(含礦機)。而其運營收支平衡將為4700美元(基于電費0.07美元/千瓦時)。請注意,隨著采礦難度、設備和人員成本的變化,價格也會發生變化,并且比實物商品更加靈活(采礦難度不會隨著產能過剩而下調)。

                  應該指出的是,對于比特幣而言,盈虧平衡不像它們對實物商品那么重要。對于實物商品而言,價格低于盈虧平衡導致工廠關閉生產,導致供應減少,庫存減少,最終導致價格反彈。這與“大宗商品的繁榮與蕭條周期”有關。而比特幣是不同的,對比特幣而言,價格跌破盈虧平衡導致礦工關閉生產,導致哈希算力的減弱,導致難度降低,供應保持不變。因此,雖然對于實物商品來說,供貨不足的確可以造成價格反彈,而對于比特幣來說,這里的漏洞要多得多。

                  交易所

                  在交易所方面,Bitmex每天收取約650個BTC的費用,按照前價格就是400萬美元。假設平均交易費為0.30%,Coinmarketcap(不包括Bitmex)上市的交易所每天收到4600萬美元的代幣作為費用。因此,交易所每天可獲得5000萬美元的代幣。他們每天銷售代幣的百分比是多少?讓我們假設50%:每天2500萬美元。

                  這將使礦工和交易所的每日銷售壓力合計為4700萬美元,即每年170億美元,這還不包括ICO。是否有超過170億美元的新資金流入加密貨幣市場,以對抗自然賣家?同時考慮這些流出量占當前市值的 8%,不平衡是值得注意的。

                  ICO項目方

                  ICO類似于初創公司,大部分以BTC和ETH的形式獲取用于開發產品的資金,卻沒有為投資者提供任何股權。

                  ICO項目方從事的是開發產品的業務,而不是其持有的加密貨幣的業務。鑒于他們的大部分債務都是以法定貨幣計價的,因此在籌集資金后不久,他們應該已經出售了相當大比例的代幣,這稱為資產負債管理。這些代表了公司財務情況,項目方本應聘請一名財務主管或資產管理公司,以對沖其加密貨幣風險,并維持其資產的法幣價值,但事實上大多數都沒有。

                  一旦市場進入崩盤,我相信大多數ICO項目方最終會出售大部分代幣。

                  尤其是ETH可能面臨相當大的風險?,F在價格為275美元,由于潛在的競爭對手增多,很容易造成其繼續下滑。這里一個微妙的困境中:考慮到1月份高點80%的下跌,每個人都會通過囤積其余的ETH來獲益,然而,集體持有幾乎是不可能的,這需要考慮ETH流通需求。

                  根據Santiment的數據庫,已知ICO項目方以太坊錢包的可見余額為330萬個,按當前價格計算為9億美元。過去30天內轉出了13萬5千個ETH。轉出的資金并不一定意味著花費,可能已經轉移到其他項目方控制的地址。假設這些資金中有70%是在交易所出售,而另外10%是在場外交易中出售,這將導致這些項目方每月賣出超過10萬ETH,這大約是他們總余額的3%。此外,假設這些資金可以滿足每月資本要求,并假設價格穩定,這足以支持項目方三年的資金消耗。

                  來自項目方的銷售壓力如何?假設:

                  a)90%的代幣銷售收益以ETH的形式出現;

                  b)過去30天的平均售價312美元;

                  c)數據庫中只有25%的項目方的錢包余額顯示,因此實際出售要乘以4。

                  得出結論就是,來自項目方的每日銷售壓力達到600萬美元——這只是來自礦工和交易所的估算代幣銷售的一小部分。

                  有趣的是, Santiment近期表示,ICO項目方2018年的月均銷售量為31萬2千,即最近銷售量大幅放緩。而如果使用31萬2千銷售量而不是13萬5千銷售量重新計算的話,項目方只有15個月的時間進行產品研發,這也就說明來自項目方的每日銷售壓力將是1400萬美元。

                  根據上述假設,目前的項目方持有了1800萬(占ETH流通量的18%),按照目前價格為60億美元,這使得ICO項目方有足夠的空間來提高銷售的速度。

                  ICOs將如何處理剩余的BTC和ETH?有些人暫時保持穩定,但一些重要投資方,如Vitalik Buterin和Consensys都表達了擔憂,并試圖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捍衛價格。與此同時,隨著新聞報道、推特和私人博客的出現,有關ICOs套現的言論也在不斷增加。

                  (自然賣家的代幣銷售壓力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假設,其中許多是非常有爭議的,僅供參考。)

                  還剩下什么?

                  最后就是作為一種資產類型。在這種情況下,拋售壓力是巨大而穩定的,購買壓力暫時被抑制,甚至在一段時間內飆升的可能性較小(是的,看空)。一種資產類別,其估值和用途卻沒有提供任何下限。比特幣是一種非常不穩定的資產,可以從1000美元到10000美元,再回到1000美元。這是交易者的天堂,賭徒的樂土,投資者的地獄。

                  筆者看好比特幣的長期前景,一些優秀協議的代幣,一些特定的區塊鏈應用程序,以及安全性高的代幣成為主流。

                  比特幣 貨幣 ICO 價格 加密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專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