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公鏈項目將死?那些號稱超越以太坊的“顛覆者”咋樣了?區塊鏈
公鏈最終的結局會如何?萬向區塊鏈董事長肖風表示,80%以上的公鏈會失敗,這是一般的商業規律。本文盤點了5個對標以太坊的公鏈項目——EOS、NEO、Cardano、AE、Tezos,從發展沿革、關鍵節點、現狀等方面一探究竟。
2013年年末,V神發布了以太坊初版白皮書。彼時的他或許不會想到,ETH會在日后成為僅次于比特幣的第二大數字貨幣。
作為一個開源的公共區塊鏈平臺,以太坊將智能合約引入區塊鏈,提供了各種模塊讓用戶來搭建應用。它使得區塊鏈的用途不再局限于貨幣領域,被視為區塊鏈2.0的代表。
然而,由于交易速度慢、燃料費貴、擴展性差等缺點,以太坊也同樣遭受詬病。去年年底,部署在以太坊上的加密貓游戲走紅,導致網絡近乎崩潰,足見以太坊的脆弱性。
這讓后起者看到了機會,一批號稱超越以太坊的公鏈項目相繼出現,EOS、AE、ADA等紛紛登場,勢要在以太坊之外開辟新領地。
如今,經過幾輪牛熊市的洗禮,以太坊的顛覆者尚未出現,卻出現了不少唱衰公鏈的聲音:90%的項目難逃一死。
我們盤點了5個對標以太坊的項目——EOS、NEO、Cardano、AE、Tezos,從發展沿革、關鍵節點、現狀等方面詳探究竟。
EOS
EOS的目標是做一款超越以太坊的區塊鏈操作系統,號稱實現“百萬TPS”,解決當前區塊鏈網絡性能差、擴容困難、開發難度高、交易費用貴、安全性差、跨鏈差等問題。
相較于以太坊,EOS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兩點:
(1)操作系統。EOS為開發者提供了更友好的底層模塊,開發者只需在其上開發不同的DApp即可。
(2)交易速度。比特幣平均每秒交易7筆,以太坊平均每秒交易35筆,而EOS的目標是百萬級。據EOS Network Monitor顯示,目前EOS主網的TPS參數已達3996。
去年6月26日,EOS公開募資,一年時間共籌得4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在此期間,資本大鱷、交易所巨頭、溫州炒房團、礦場土豪等也相繼入場,競選超級節點。
EOS主網原定于今年6月1日上線,但自5月起便遭負面新聞纏身,先是被360爆出“史詩級”安全漏洞,而后百萬私鑰被盜,隨之而來的是鋪天蓋地的質疑,涉及EOS開發語言、安全審計、DPOS機制、營銷炒作以及創始人BM,更有反對者將其視為史上最大的空氣幣、傳銷幣。
一波三折之后,EOS主網終于上線,但過了不足48個小時再現嚴重故障,暫停出塊,修復時間持續近5個小時。
不僅如此,還有投機者惡意炒作RAM,導致RAM價格暴漲,開發者只能望而卻步。
為挽回開發者信心,創始人BM不斷提出新的解決方案,但似乎每一次發聲都引來更大的質疑,為此他還曾怒退電報群。
盡管如此,EOS在國內的關注度仍然較高。今年8月,在CCID和CSTC(由中國政府資助的兩個機構)新創建的區塊鏈排名中,EOS再次被評為世界頂級的區塊鏈網絡,在技術類別中獲得104.3的最高分。
與此同時,在時戳資本發布的《全球主要公鏈項目數據分析報告》中,通過對16個公鏈項目進行數據對比,ETH和EOS的官網流量遠超其它公鏈項目。
業內人士認為,盡管EOS爭議不斷,但不能否認其在整體運行機制中的創新,與其他公鏈項目相比,EOS已經處于領先的位置,如果項目方和眾多節點能夠很好地運行管理體系,注重生態建設,不排除超越以太坊的可能性。
NEO
NEO又稱小蟻,是國內首個開源公有鏈項目和智能資產平臺,號稱“中國版以太坊”,可用于股權眾籌、股權管理、債權轉讓、ABS資產證券化等領域。相對于以太坊,其最大的優勢是讓開發者更加容易地去使用,不需要重新學一門編程語言。
據白皮書顯示,NEO采用DBFT共識機制,可有效解決“拜占庭將軍”問題,在性能優化后有能力達到10000TPS,支持大規模的商業應用。
不過,DBFT共識機制也有缺陷:當超過1/3的記賬節點停止工作時,系統將無法提供正常的服務;當超過1/3的節點聯合作惡時,系統可能發生分叉。
簡單來說,DBFT共識機制在犧牲了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提升了公鏈的性能,交易處理速度和吞吐量都有較大的提升。
相比于其它對標以太坊的公鏈項目,NEO起步較早:2015年9月發布白皮書,11月測試網上線;2016年4月發布國內第一個原創共識機制,10月主網正式上線,同時上線各大交易所。
NEO不僅在國內火爆,在國外也積累了一大波人氣。我們了解到,NEO社群中活躍著很多國外粉絲,他們會積極關注和討論NEO,曾有一位國外粉絲因建言獻策獲代幣獎勵。
對于NEO項目,創始人達鴻飛野心勃勃。今年2月,他宣稱要在2020年前使NEO成為世界第一的區塊鏈項目。
不過,NEO代碼更新率低、去中心化不足等問題屢遭吐槽。今年7月,在李笑來錄音泄露事件中,NEO更是被稱作“根本沒東西”,“后來全是資本盤玩起來的,達鴻飛手里沒幾個幣”。
在最新的采訪中,達鴻飛毫不諱言NEO所面臨的內外部開發不平衡、升級版本NEO3.0存在的兼容挑戰等問題。他同時表示,公鏈會死一些,但不會死絕,同目前NEO上的DApp數量為100 。
分析指出,NEO技術團隊在國內優勢明顯,但放到國際市場中卻略顯不足;盡管智能合約程序語言對程序員更友好,但智能合約漏洞的根本性問題沒有解決;和以太坊的匿名性相比,NEO的數字身份認證更易被政府所接受,但基于DBFT共識機制的設計,整個網絡被攻擊的風險較大。
Cardano(ADA)
Cardano號稱“日本以太坊”,是一個完全開源的區塊鏈平臺,旨在解決比特幣和以太坊目前存在的諸多問題,構建一個分層次的區塊鏈生態系統。有報道稱,如果進展順利,Cardano有望成為超越以太坊的“史詩級”項目。
團隊背景是其優勢。Cardano由IT公司IOHK開發,而IOHK的創辦者Charles Hoskinson和Jeremywood均為以太坊核心成員,前者曾是以太坊CEO,后者曾是以太坊高管。項目開發人員由國際化的工程師和科學家組成。
2017年9月,Cardano結算層主網絡啟動;2018年6月,Cardano1.2上線。
創始人Charles Hoskinson曾在宣傳視頻中表示,ADA將成為第一個市值萬億美元的數字貨幣,Cardano的最終目標是成為一個“自我供給的經濟體”。
在不少人看來,Cardano是EOS最強勁的對手,但深處熊市,代幣ADA同樣難逃下行趨勢,部分投資者甚至懷疑這個幣種的真實價值。
尤其在今年7月,Cardano中國社區負責人李德離職后爆出了一些黑幕:負責項目生態技術布局和投資的Emurgo CEO平庸無能、砸盤嫖娼,資方一直在割韭菜。這更加劇了投資者對項目的質疑。
據我們了解,Cardano的路線圖包括五個階段,目前第一階段工作已基本完成:結算層主網已經上線,錢包可以下載使用;日志提交系統已經完成;性能優化及交易速度提升已完成90%。
第二階段的工作會在此前的基礎上,確保Cardano成長為完全去中心化的自助系統,會從權益委派和權益池測試網兩個功能開始。
據幣氪研報分析,通過Github數據可見Cardano項目成熟度較好,且交易所接受度較高,但市場活躍度與開發者社區關注度比較中庸,與其高市值和高曝光度不相匹配。
也有分析指出,目前Cardano的整體進度僅實現了結算層的功能,嚴格來說,ADA目前處于“比特幣”階段,還未到達“以太坊”階段,距離其規劃的“升級版的以太坊,區塊鏈3.0”更是還有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要走,技術上的實現也有不小的難度。
AE
AE是一個和以太坊類似的基于智能合約的區塊鏈開發平臺,被譽為“歐洲以太坊”、“改良版本的以太坊”。
該項目由德裔計算機科學家“以太坊教父”Yanislav Malahov等發起,意在解決目前比特幣、以太坊所面臨的可擴展性、隱私、速度等問題。
具體而言,AE的技術優勢體現在三點:
1.利用去中心化的預言機可高效廉價地獲得鏈外數據,實現區塊鏈與現實世界的聯系;
2.打造狀態通道,并通過獨立通道實現快速隱私交易;
3.采用PoW與PoS融合的共識機制,既避免了決策權完全由算力主導的弊病,又用算力維持了網絡的去中心化。
不過,AE的發展并不順利。
由于項目方一再拖延發幣時間,很多投資者表示不滿。去年7月,項目眾籌的15萬個以太坊被盜,參與者更為失望,也引發了團隊內部的猜疑和分歧,CTO Zack Hess選擇離職,臨走前發泄了對AE管理層的不滿。
第二任CTO JOEl沒干多久也選擇離開,并且搞了一個與AE對立的項目,曾在電報群中多次吐槽AE團隊管理太差,不適合投資,同時揚言AE是自行車,而他的新項目是法拉利。
兩任CTO相繼出走并吐槽項目,無不令AE元氣大傷。此后,AE雖加快了進程,但出于對團隊穩定性的擔憂,不少投資者早已喪失信心。直到今年3月,AE開發者平臺測試版才上線。
我們了解到,AE項目近日被鏈塔智庫BlockData評為BB級,即團隊不穩定,主網上線延期,代幣存在一定問題,風險一般。
分析指出,AE技術團隊背景豪華,整體設計也具有前瞻性,但兩任CTO的出走折射出的是項目管理的問題,這或將成為阻礙項目發展的最大隱患。
Tezos
對標以太坊,總部位于美國加州的區塊鏈項目Tezos號稱通過改善去中心化網絡的管理和開發,搭建一種新的區塊鏈系統,成為能“自我修訂”的加密賬本,讓權益人決定網絡協議的調整。
Tezos最大的特點在于鏈上治理。它有一個內置的鏈上治理模型,所有用戶和開發設計者可以在其中提出協議升級,如果網絡達成共識(DPOS投票)就會升級,不需要任何手動干預即可自動進行更改。
去年7月,Tezos完成募資,總金額超2億美元,創造了當時的融資記錄,足見公眾對該項目的關注。
然而去年10月,項目發起人Breitman夫婦指責Tezos基金會主管欺騙委員會,涉嫌給自己發了一份“無厘頭”的大額獎金。在瑞士保管融資的基金會主席則表示,Breitman夫婦嘗試繞過瑞士的法律結構來直接控制基金會,導致項目延遲了好幾個月。
更多的問題隨之出現:開發人員招募陷入停滯,產品研發非常緩慢,大部分Tezos代幣陷入凍結。
經過一年的波折,Tezos在今年6月主網上線時又發生了戲劇性的分叉。
業內人士稱,Tezos屬于命運多舛的明星公鏈,受團隊內斗影響,Tezos的口碑一落千丈,在當前公鏈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下,如果沒有較大的創新,恐怕很難突出重圍。
據我們了解,Tezos基金會已于今年7月聘請普華永道進行獨立審計。外界認為,Tezos此舉意在規范化社區運營和財務使用,從而挽回投資者的信心。
結語:
就目前而言,在這場公鏈爭奪戰中,部分項目雖拿到巨額融資,但同時被爆安全漏洞、團隊撕逼等丑聞,部分項目開發進度緩慢,與白皮書中的目標差距甚遠。
在接受我們采訪時,獨立經濟學家金巖石稱,目前對標以太坊的公鏈項目都屬于東施效顰。“如果說以太坊是西施,那么現在所有開發公鏈的其實都是東施。”
不過也有專家指出,盡管這些公鏈項目在發展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難題,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們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區塊鏈行業的發展,促進了區塊鏈技術的落地。
那么,未來公鏈究竟該如何發展呢?
在剛剛結束的火星區塊鏈硅谷峰會上,Penta創始人DavidRitter表示,公鏈首先應該解決的是規模化問題,追求更高的TPS;Dxchain創始人張亮稱,最主要的是能夠處理互聯網數據,讓整個現實世界上鏈;OrigoNetworkCoreMember吳昕則認為,社區和用戶友好度是最重要的,即幫助開發者更加容易地建立應用,同時讓用戶更加容易地使用應用。
至于公鏈最終的結局,萬向區塊鏈董事長肖風曾在此前的分享中表示,80%以上的公鏈會失敗,這是一般的商業規律,凡是認真從底層技術開始、有自己的價值觀、有自己對數字世界的獨立分析框架,并且愿意沉下心來從一行一行代碼認真寫的公司,成功概率一定很高。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