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眼中的比特幣:可分擔投資風險,但崩盤概率超傳統貨幣百倍區塊鏈

                  鏈聞chainnews 2018-08-30 10:01
                  分享到:
                  導讀

                  最近,耶魯大學經濟學家阿萊·齊文斯基(AlehTsyvinski)和耶魯大學經濟學系博士生劉昱坤(YukunLiu)結合金融學并且通過大量的統計數據,分析了有關加密貨幣的預測模型以及投資加密貨幣的風險與回報,研究旨在識別它們的基本屬性,并將它們與其他資產類別進行比較。

                  以下內容僅作為學術分析共同探討,不作為投資意見。

                  Q = 鏈聞 ChainNews A = 耶魯大學經濟學系在讀博士劉昱坤 Yukun Liu

                  Q:面臨熊市,加密貨幣持有者信心不振,交易量/關鍵詞搜索熱度不斷縮水。按照你們判斷,加密貨幣總市值是否還有上升空間?

                  A:我們從以往數據分析來看,能夠影響和預測加密貨幣行為模式有兩點因素:動量效應以及投資者的關注程度。

                  動量效應是說:如果比特幣價格在一周內連續上漲,則可能在接下來的一周內保持增長。這是一種幾乎所有已知資產類別的共有特征,我們發現動量效應強烈影響加密貨幣。我們設計了一個簡單的投資策略,即投資者只在其價格比前一周增加超過 20%的情況下購買比特幣,這種策略有著出色的回報率和非常高的夏普比率。

                  除了動量效應之外,投資者關注的因素對加密貨幣價格有很大影響。如果人們在 Google 或 Twitter 搜索加密貨幣數量很多,加密貨幣接下來的回報會上升。同時,如果投資者持有負面關注,加密貨幣接下來的回報率會降低。

                  需要強調的一點,動量效應和投資者的關注程度并不是加密貨幣市場中獨有的現象,我們發現的是在加密貨幣的市場里,如果放在日均或者周均的區間中,這兩個現象比較顯著。但是如果長遠來看的話,可能這個現象并不明顯。

                  從對過往數據分析,在加密貨幣行為模式不改變的情況下,在加密貨幣市值漲、關注度高的時候買入,會有更大概率掙到錢。追漲還是殺跌?平均來看,追漲更容易賺錢。抄底,除非你知道什么是底,不然很難有高回報。

                  Q:以太坊從2018年到現在暴跌80%,更有加密貨幣對沖基金機構Tetras Capital看空ETH。所以在未來,你如何判斷比特幣或者其他加密貨幣不會崩潰。

                  A:我們在報告中計算出比特幣的價值將降至零并變得無用的概率是0.3%。這個數據一定要科學的看待,其背后存在一個很重的假設,我們假設所有的投資者是風險中性,即他們不考慮波動量等其他的風險。這個假設在現實生活動是肯定不存在的,但是我們需要這個假設來計算出一個指導性的數字。同時作為比較,我們還計算了傳統貨幣的崩盤概率,它們的概率太小了,例如歐元約為0.009%,澳元約為0.003%,加元約為0.005%。所以從另一個角度看加密貨幣崩盤的可能性是傳統貨幣的一百倍。

                  Q:你覺得加密貨幣會跟法幣構成一些競爭關系嗎?

                  A:很多人喜歡這種說法,但是現在的市場并不這么認為。我們關心金融市場的看法,而不是大家不同的觀點。

                  做兩種假設,第一加密貨幣未來會與法幣成為競爭關系,如果加密貨幣變得強勢,價格很高的情況下,法幣價格在邏輯上應該會跌落;第二加密貨幣未來和法幣是共存的關系,加密貨幣就變成了另外一種法幣,當加密貨幣價格上升是,法幣價格也應該會上升。如果這兩個東西有相似之處,它們的價格應肯定是要有關系的。但關鍵在于,從過去7、8 年的數據來看,他們是沒有任何相關性的。加密貨幣價格上升或者下降的時候,法幣沒有任何的變動。所以說這兩種觀點在數據上面是不被支持的,在市場上沒有展現出相關的變化。

                  Q:如果不存在交易所,加密貨幣不被交換,其是否還有價值?加密貨幣有可能會被定價么?

                  A:無論是加密貨幣還是法幣,不被交易就沒有價值。因為它是一個交易媒介,本身是不產生任何東西,它的價值必然是在交易時才能體現。股票和債券與加密貨幣不同,股票和債券本身具有價值,會產出股息與分紅。如果加密貨幣像股票和債券這種金融產品一樣,我們才有可能通過其他方法推算價格。

                  Q:比特幣是否具有儲值的意義?

                  A:就我們研究發現,市場認為比特幣沒有傳統金屬貨幣的儲值功能,因為比特幣與黃金、鉑金在價格變動上沒有任何相關性。

                  商品價格是通過市場的供給與需求來決定的。在短時間內,我們可以認為黃金和比特幣的供給變化不大,假如國際機構投資者避險情緒高漲,黃金是作為一種防通脹的儲值手段,此時價格就會上升;如果比特幣擁有類似黃金的儲值功能,它必然有一部分的價格變動要和黃金或銀價格變動相關聯,但實際數據表明它們并沒有相關性。

                  不過有一種情況,可能現在的年輕人,不再喜歡黃金而是喜歡比特幣在未來作為儲值手段。我們的研究并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

                  Q:傳統機構投資者如何看待加密貨幣?為什么要投資加密貨幣,而不是投資黃金、石油等其他金融產品?如何看待投資者在加密市場搬磚套利?

                  A:選擇投資加密貨幣主要是兩種考慮。第一是對沖,以及投資多樣化,可以幫助分擔風險。從這個角度看,比特幣是非常有效的。比特幣跟其他金融產品價格相關性很小,可以作為一個非常好的多樣化的手段來分擔風險。在我們的研究中,通過一個經濟模型計算,如果投資者認為比特幣具有分散風險的作用,那至少應該投資 1%。如果投資者看好比特幣發展前景,最優的資產配置應該投資 6% 的比特幣。

                  還有另外一種投資比特幣的方法是以量化分析為基礎的。從 2011 年到今天來看,比特幣的確給了大家成百上千的回報率,但是它的波動也特別大。如果從夏普比率(夏普比率是指數字貨幣和其他資產類別的平均回報率減去無風險回報率除以投資回報率的標準差。)來看,比特幣也只比其他金融產品高一點點。

                  加密貨幣市場上出現的搬磚的行為,在金融歷史上并不是新鮮事。很早以前,因為不同市場存在價差,有人把費城的股票搬運到紐約的市場,那個時候大家就開始每天發電報通知價格。正是因為加密貨幣市場處在非常早期的階段,才會出現這個搬磚套利的現象。假設將A市場5000元的比特幣搬運到6000元的 B 市場,如果搬磚的人足夠多或者規模足夠大,那么會造成A市場價格上升,B市場價格下降,價差不斷縮小。如果出現很強的套利者,價差縮小的時間也會無限趨近于零。

                  Q:在目前來看,不論是區塊鏈技術和加密貨幣最活躍的領域是金融行業。為什么認為在未來醫療保健和消費品行業會從加密貨幣的發展中得益,而金融、零售和批發行業不會受到加密貨幣的影響?

                  A:從市場數據研究發現,比特幣和Ripple對于金融產業影響并不大,但是Ethereum對金融行業會有負面的影響。對此我們持有的觀點是,Ethereum更強調區塊鏈技術,因為區塊鏈技術本身會對金融行業會產生沖擊,而不是說比特幣所代表的加密貨幣。

                  關于區塊鏈對不同行業的影響,Bloomberg就我們的研究提出區塊鏈或者是加密貨幣可能對于中間商影響會比較大,對處在兩邊的人影響會比較小。比特幣有可能對醫療和消費品行業造成正面沖擊,但不會對金融、零售和批發行業造成沖擊。

                  貨幣 加密 比特幣 市場 價格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專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