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獸之殤,比特幣才是史上最偉大的游戲區塊鏈

                  巴比特資訊 2018-08-30 20:41
                  分享到:
                  導讀

                  幾根大陽線,就能改變你的信仰。

                  有一款游戲,它在70、80,甚至90后的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記,它的名字叫魔獸世界(WOW)。

                  有一位90后,他在2007年-2010年期間沉迷于魔獸世界,但在某一天,魔獸世界母公司暴雪宣布取消了游戲里的“術士”技能生命虹吸(Siphon Life spell),從此,這位少年毅然拋下這款游戲,并于2011年開始迷戀起比特幣的概念,隨后,他用幾年的時間創造出了自己的項目 —— 以太坊(市值曾一度超過1000億美元)。是的,這位神奇的少年,就是被區塊鏈行業譽為V神的Vitalik Buterin 。

                  vv

                  時光荏苒,魔獸世界距誕生已有了14年的歷史,但它的巔峰時期卻是在2010年,彼時,暴雪推出了第二部資料片《巫妖王之怒》,其全球活躍玩家數量達到1200萬,傲視整個游戲界,而此后的一年又一年,魔獸世界的玩家人數卻在不斷流失,到了14年《德拉諾之王》這一代,魔獸世界活躍玩家人數已經腰斬。 再后來,暴雪干脆不再公布活躍玩家數量 ……

                  魔獸的衰敗,讓人不禁唏噓,這款可玩性仍在世界巔峰的游戲,已經到了鬼服成堆的尷尬境地。

                  是因為游戲越來越無聊了?還是因為其他好玩的游戲越來越多,導致玩家流失了?

                  這些,恐怕都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在于一個經濟問題-通貨膨脹。

                  和Vitalik一樣,筆者也是魔獸世界的早期玩家,曾記得WOW 60級版本時期,一張30元人民幣的點卡,只能兌換數百魔獸金幣,到后來,2000-3000金幣才可換得一張點卡,等到一點卡兌4000金幣的時候,筆者放棄了投入,賣完號后就再也不去接觸這款游戲。

                  8年過去,當我再次點開淘寶搜索魔獸金幣,其兌換比例已經到了閃瞎我雙眼的程度:

                  40人民幣:100000 魔獸金幣

                  是的,在不考慮人民幣貶值的情況下,如今的魔獸金幣,其價值已不足當初的250分之一。

                  什么概念呢?假設2008年筆者給你建議

                  “花1萬元人民幣屯10萬魔獸金幣,10年后再看看。”

                  然后你照做了,那么今天的你,肯定想暴打筆者一頓。

                  因為苦熬10年,1萬縮水成了40塊 ……

                  201808240654098341

                  說白了,魔獸這游戲你玩的時間越久,你損失的也就越多。

                  為什么收費游戲越來越不流行,魔獸為什么會越來越沒落?原因大抵如此。

                  即便暴雪設計的副本有多好玩,任務再有趣,也改變不了這種趨勢。

                  惡性的通貨膨脹,使得魔獸不可持續。

                  為什么魔獸金幣是不斷通脹的?

                  那是什么原因,使得魔獸世界(或類似游戲)的通貨(金幣)在不斷貶值?

                  簡單說,魔獸世界的金幣來源包括:

                  1、怪物掉落 2、 任務獎勵 3、掉落物品賣給NPC

                  而為了吸引玩家,暴雪的設定一定是:(1)隨怪物的等級和擊殺難度提升,其掉落的金幣和獎勵價值越大;(2)越后期的任務,獎勵也越多。

                  加上游戲當中真正消耗的金幣(修理費,技能學習費,拍賣手續費等)是非常有限的,大量新產生的金幣流入整個市場,市場上的金幣數也就越來越多,這種模型,就造成了魔獸金幣不斷地貶值。暴雪公司雖然明白這個道理,但他也只能硬著頭皮繼續這么干下去,因為不去更新,玩家會流失的更快,再然后…… 繼續惡性循環。

                  談完魔獸世界,我們進入這篇文章的正式主題:比特幣和它的通貨緊縮設計

                  中本聰設計的比特幣“打怪”游戲

                  比特幣,如今它已成長為市值超過1200億美元的龐然大物,而在2009年,它不過是一款少數極客之間的小游戲,并且是一款毫無游戲性可言的枯燥游戲。

                  為了更好地和魔獸世界進行對比,筆者會用游戲的角度來描述比特幣。

                  比特幣挖礦的過程就好比是在打怪,每10分鐘左右,全網絡就會刷新出一個怪物,而系統會根據打怪玩家的裝備攻擊力(礦機的算力),自動調整怪物的實力(挖礦難度),也就是說,所有參與者的攻擊力總和越高,那這個怪物的實力也就越強,單個玩家擊殺它的難度也就越大。

                  015041FA-0副本

                  而剩下不參與打怪的玩家們,互相之間就玩起了交易的游戲,他們每交易一次,都會被扣除一點手續費,這些手續費都會隨系統進入刷新的怪物體內,誰擊殺了怪物,獎勵就歸誰。

                  最初,全網只有中本聰一個玩家在打這個不斷刷新的怪獸,每擊殺一次,中本聰就可以獲得50個比特幣。再后來,參與爭搶這個怪物的玩家越來越多,那誰先擊殺了它,誰就可以得到掉落的50比特幣獎勵+整個系統這個時間段內產生的手續費獎勵。

                  再到后來,玩家們發現,個人擊殺怪物的幾率實在過于渺茫,大家紛紛開始組隊殺怪(即加入礦池),哪一只隊伍擊殺到怪物,掉落的比特幣就歸這個團隊,然后團隊再根據每個人的輸出比分配這些獎勵。

                  Team

                  而且根據規則,怪物固定掉落的獎勵是按一定時間逐漸減半的,最初50比特幣,后來25比特幣,現在變為12.25比特幣,到最后比特幣2100萬總量全部產出時,玩家們擊殺這個怪物的固定獎勵就會變為0,剩下的獎勵全靠全網的手續費。

                  而玩家們的裝備,也就是被稱為礦機的東西,這個裝備它并不是由游戲發行方設計出來的,它完全是玩家自己去研發或者購買而來的。

                  整個游戲,沒有花哨的技能,沒有華麗的副本,沒有任何操作可言,玩家就是在掛機參與,是的,相當于是用“外掛”在自動擊打怪獸……

                  從游戲的角度來看,是不是很無語,是不是感覺比特幣特無趣!

                  但是,就是這樣一款看似無聊的游戲,參與它的人卻越來越多。

                  p4

                  (圖:比特幣錢包blockchain.info 地址數)

                  p3

                  (圖:比特幣每日活躍地址數)

                  原因是什么呢?

                  本質上是因為:

                  比特幣的穩定性高,無需宕機維護;

                  規則簡單,不可篡改,到手的獎勵,只要保存得當,就不會被強行收回;

                  總量有限,產量逐漸降低,制造出通貨緊縮的趨勢;

                  可分割性強;

                  去中心化,中本聰跑了也不影響;

                  還是沒理解它為什么它能夠吸引人?

                  沒事,幾根大陽線,就能改變你的信仰。

                  游戲 玩家 魔獸 比特幣 金幣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專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