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的寒流,終于吹到交易所頭上了區塊鏈
只有當潮水退了,才知道誰在裸泳
隨便掐指算算,打進入2018年后,熊市行情持續有快半年多了。
于這半年內,我們見證了諸多數字幣從巔峰到一瀉千里,破發,甚至是歸零。
現在,這股寒流也找上號稱“穩賺不賠”的幣圈交易所了。
就在數日前,區塊鏈透明度研究所BTI發布了一則報告稱,目前全球前10大加密貨幣交易所中,至少有7家存在刷交易額的問題,并且這些涉嫌交易額造價的交易所公布的交易額相當于其真實交易額的12-100倍不等,其中ZB交易所的交易額可能注水達390 倍,而Lbank交易所的注水高達4400倍!
非但如此,BTI還挑明了一個殘酷的事實,那就是目前排名靠前的大部分交易所,其實都在刷量,如此來讓業績數據變得更好看。
為啥這么做?還不是因為熊市給鬧的!
猶記得在去年年末、今年年初的熊市時期,各大交易所可謂是風光無限。據報道稱,當時幣圈的24小時成交額一度突破700億美元,其中僅幣安每日的成交額就高達500億人民幣,而幣安還一度創造過24小時成交額破560億人民幣的紀錄。
作為對比,我國深交所每日的成交額也不過800億人民幣。
另一方面,在造福效應的驅動下,大量交易所如雨后春筍般密集涌現。據一份調查報告指出,目前幣圈流通的數字代幣不過1500種,然而交易所卻多達10000家!
奈何時過境遷,隨著幣圈整體行情步入熊市,即便是一度如日中天的幣安也只能跌落神壇。據幣圈數據統計網站非小號統計顯示,目前幣安的日成交額在80億元人民幣左右徘徊,對比其的巔峰時期降幅八成以上。
面對目前的低迷市場,幣安并非沒有采取應對措施,比如幣安正在積極籌備轉型去中心化交易所,再比如幣安開始通過Binance Labs進行區塊鏈相關的投資以擴展自身業務覆蓋面,甚至當近期幣圈再度遭遇強監管風暴時,幣安老總趙長鵬還親自現身幣安媒體群里安慰粉絲稱:“影響肯定有的,短期行情是沒法預估,長期這個行業是不會消失的,只會變大。”
像幣安這種食物鏈最頂端的交易所都如此,其他二三線交易所的境況就更加好不到哪兒去。
在今年6月末,有一家主打“交易即挖礦”的交易所FCoin,其在鼎盛時期的成交量一度是幣圈前七大交易所之和,并引發諸多交易所同行跟進效仿。奈何FCoin未能有效解決平臺幣通脹的問題,外加其三番五次就更改交易所規則的做法讓很多用戶怨聲載道,這些因素讓FCoin的崛起變成了曇花一現。進入8月末,外界開始傳言FCoin疑似跑路,而從FCoin官網開始屏蔽大陸IP以及FCoin官方那無力的辯白來看,這一謠傳絕非無憑無據。
有人曾說過:“潮水退后,才能看出誰在裸泳。”眼下隨著幣圈熊市行情的延續以及外界監管力度的加強,原來越多昔日風光無限的交易所開始風光不再。
如果說今年上半年的熊市清洗掉大多數的空氣幣項目,那么接下來開始大規模死亡的自然是過去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交易所了。
對于交易所來說,熊市造就的寒冬可能才剛剛開始。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